一、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政策适用范围
1.适用课程:专业考试计划中的“专业核心课” ;
2.考生最终成绩=网络过程性考核学习成绩*30%+国家统考笔试成绩*70% ;
例:考生刘旭《财务管理学》课程的国家统考笔试成绩为49分,因参加了课程网络过程核的学习,获得了网络助学成绩95.02分,折算后,他的最终成绩为63分。
具体换算如下:网络注册学习成绩95.02x30%+国家统考笔试成绩49分x70%=最终成绩62.806分,约等于63分。
二、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学习流程
1.登录相应主考院校网站进入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,按照学习指南进入过程性学习环节。网络过程性学习要求学生网上学习累计8-10小时左右,完成课程学习、平时作业、期末考试等内容,具体评分标准如下:
一级指标
|
二级指标
|
评分标准
|
得分(分)
|
课程学习(25%)
|
学习时间(10%)
|
根据课件学习时间占课件要求时间的百分比计算该项得分。
|
0-10
|
知识点测评(15%)
|
根据知识点的完成率计算该项得分。
|
0-15
|
平时作业(30%)
|
平时作业成绩(30%)
|
依据每套平时作业的成绩计算该项得分。
|
0-30
|
期末考试(30%)
|
期末考试成绩(30%)
|
依据期末考试成绩计算该项得分
|
0-30
|
学习表现(15%)
|
作业完成情况(6%)
|
根据考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。
|
0-6
|
诚信表现(6%)
|
根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等的可信度进行评分。
|
0-6
|
政治思想品德(3%)
|
根据考生遵守国家法规法纪和学校校规校纪,以及课堂纪律和听讲的情况进行评分。
|
0-3
|
2. 过程性考核由学生在电脑上自行完成。考核截止时间为自学考试统考前一天。
一、网络学分认定政策适用范围
1.适用课程:专业考试计划中的“公共基础课”和“选考课” ;
2.考生最终成绩=网络学分认定考试成绩x40%+国家统考笔试成绩x60%
例:考生王宁《高等数学(一)》课程的国家统考笔试成绩为40分,因参加了课程学分认定的学习,获得了网络学分认定考试成绩95分,折算后,他的最终成绩为62分。
具体换算如下:网络学分认定考试成绩95分x40%+国家统考笔试成绩40分x60%=最终成绩62分,约等于62分。
二、网络学分认定考核流程
1.登录相应主考院校网站进入网络学分认定考核,按照考核指南进入网络学分认定考核。网络学分认定内容由五套平时训练和一次认定考核组成,两部分所占分值的比例为:平时训练占40%,认定考试占60%。具体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:
一级指标
|
二级指标
|
评分标准
|
得分(分)
|
平时训练(40%)
|
平时训练成绩(40%)
|
依据每套平时作业的成绩计算该项得分。
|
0-40
|
认定考核(60%)
|
认定考试成绩(60%)
|
依据认定考试的分数计算该项得分
|
0-60
|
2. 平时训练由学生在电脑上自行完成,认定考试由主考院校统一组织,时间分别在每年4月份和10月份。
成绩有效期
参加“网络过程性考核”和“网络学分认定考核”的成绩在国家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有效。